《瞬息全宇宙》拿奥斯卡,跟我们没任何关系?

首页 » 电影资讯 » 正文

恭喜《瞬息全宇宙》,如愿以偿地获得了今年的奥斯卡大奖。

仿佛听到了大洋两岸的华人(含中国人),齐声欢呼(以及一些并不和谐的吐槽之声)。

不管什么反应,都可以理解。

这部电影跟我们国内的人,有任何关系吗?

严格地说,确实没有太大的关系。

首先因为它压根就不是拍给国内的人看的,它明确地是一部拍给那些居住在美国,或者说身为美籍,但和美国主流社会缺乏身份认同的亚裔(含华裔),尤其是移民二代,好比片中许玮伦的女儿角色,这样一群人的电影。

为什么强调区分这个,是因为我们不得不承认,国内的中国人,和美籍华裔(尤其是移民二代)已经是从内到外区别非常大的两类人。大家在价值观、关心的事情等方面,已经彻彻底底有了很大的分叉——至少分叉的部分比重叠的部分更多更重要。

所以国内的观众不论喜欢或者不喜欢《瞬息全宇宙》,最好还是能从它的目标受众群的角度去理解这部电影,而不能因为它的主角设定是华人移民家庭,我们就自动沾亲带故起来,过度关注片中哪些部分是所谓中国传统,它又如何不够深入挖掘东方情感……最终这些都是无用的噪音。

我们身边也有很多人大肆嘲笑奥斯卡是因为所谓「政治正确」而无聊地追捧这部电影,这或许是因为双方所处的位置已经错位太多,已经完全无法理解彼此的立场。

但是呢,《瞬息全宇宙》虽和我们没有太直接的关系,这不代表我们不应该关注它。因为我们需要关注人类更普遍意义上的命运。

说回这部电影本身,它有着疯狂的创意,但的确整体呈现品质略显粗糙,它引发的讨论也远远超越了它实际的品质。

包括片中几位主演,从杨紫琼、关继威、杰米·李·柯蒂斯到吴汉章,在观看他们表演的时候,已经不仅是电影内的表演,我们很难不去联系到戏外他们的人生故事。

他们每个人的故事都是奥斯卡最喜欢的那一路,默默隐忍多年,始终坚持表演理想,最后厚积薄发,令好莱坞和功成名就的同行艳羡不已。

《瞬息全宇宙》这个故事的立足点,我们非常熟悉,东方式家庭关系的博弈。

而它的表达方式却是让我们陌生的,因为以东方家庭关系闻名的电影常常是「静」的,像小津安二郎,或是李安的「父亲三部曲」,甚至是《面子》。

而这部电影却是极端天马行空的「动」。我们似乎没有思考过,静置且不能真正彼此抗衡的东方家庭关系,暗藏的另一面就是永恒的战斗。仅从这个设定来说,本片已经和传统东方家庭电影,叉开十万八千里了。

就像前不久上野千鹤子诸多对话中提到的一点,母女关系是对决的,她很遗憾没有在母亲身体还好的时候跟她对决过。在东方的家庭中,这种对决似乎只能「毕其功于一役」,隐忍到最终爆发。但《瞬息全宇宙》从头到尾,以多姿多彩的方式,呈现了这种对决。

除了夸张与外化的东方母女对决,它还有非常西方的一点,西方人最恐惧的一件事,也就是「天外魔花」。本片所谓的多重宇宙穿梭,很像是《天外魔花》的一种变体,只是占据熟悉的躯壳的不再是外星人,而是另一个宇宙的另一个自己。

我不由得联系到前几年另一部在欧美市场票房与口碑俱佳的影片,《摘金奇缘》。

这部电影所定义的东方家庭、价值观,并不是以中国为背景,而是新加坡。它展现了一个现代性的东方世界,新加坡虽然是弹丸之地,但从历史层面上来看,它可以跟美国对应,一个曾经是殖民地的移民国家,在文化交汇融合与自身发展的过程中,逐渐彰显出超越邻国的经济实力。

《摘金奇缘》(2018)

《摘金奇缘》里所呈现的泛东方,已经完全颠覆了过去好莱坞电影所描绘的东方世界,尤其男主角的old money家庭对弈上典型的美式移民二代。

好莱坞对「东方」认知的变化,最终带来了《寄生虫》的横扫奥斯卡,也包括后续《游牧人生》的横扫奥斯卡,《米纳里》的多个提名,包括史蒂文·元的首次亚裔奥斯卡最佳男主角提名,尹汝贞的最佳女配角获奖。

同时,也带来了难看的《花木兰》,去掉了猎奇性后,他们的银幕奇观突然缺失了逻辑支撑,变得混乱又格外浅薄。

认知变化的背后逻辑,是一种姿态的调整,不再高高在上,去挖掘所谓的神秘性。这也是随着整个世界命运如共同体一般越发紧密,必然带来的一种视角调整,也就是寻求更全面的多元化。

所谓的多元,是一种瓦解,把过去好莱坞固若金汤的叙事成规拆解开,用不同的文化、理念重构这种叙事。

但是每一部片子也只能选择多元中的一元,所以在开头的时候,影片最终成色会有一种好像惊喜点很多,实际上薄弱的感觉。它们是刚发芽的种子,还未生长成林,《瞬息全宇宙》在其中可以说是刚刚长出一点枝桠,长得稍微快一点,所以赶上了奥斯卡。

在过去几年,唐纳德·特朗普的当选给了好莱坞人一记重击,让他们不得不重新思考这个世界的模样,以及在疯狂的颠簸中紧握「政治正确」。

但真正的疯狂,往往发生在「疯狂」结束之后,人们想要迅速把脱缰的生活拉回正轨,反而造就了更多新的问题。

老生常谈的一点,奥斯卡不是一个嘉奖艺术的奖项,而是寻找时代的标签。

《瞬息全宇宙》又如何代表了我们眼下的时代?可能我们虽然处在同一个地球,但是世界各个区域彼此的撕裂,已经形成了多元宇宙。多元宇宙跳跃,恰好符合了这种新的混乱。

同时,也不能忽略短视频时代的到来。新的一代观众已经接受与熟悉短视频的叙事节奏,《瞬息全宇宙》在不同宇宙之间的快速剪辑,以及对一整个全新宇宙仅仅冰山一角的展露,恰好符合了这种观看模式。

具有95年历史的奥斯卡,有一个众所周知的颁奖取向——保守。

今年最具奥斯卡保守取向的影片就是《造梦之家》,又一部大导演的「童年往事」。费里尼打开这个潘多拉魔盒,加上《罗马》的横扫奥斯卡,让更多人投入到这类创作中。

斯皮尔伯格在这个节点拍出《造梦之家》也不全然是为了追忆过去,也跟美国现下的反犹主义风潮有关。更不惜在结尾用知名右翼大导演约翰·福特点睛,电影是为了好看,而不是为了任何主义呐喊。

在过去的奥斯卡,《瞬息全宇宙》的同类,科幻也好、魔幻也好,幻想类的影片基本只能稳拿一些技术类奖项。

《星球大战》输给了《安妮·霍尔》,《阿凡达》输给了《拆弹部队》,《2001太空漫游》的库布里克输给了《雾都孤儿》的卡罗尔·里德,最伟大的科幻片在最佳导演这个奖项上输给了拍大型古典歌舞片的黑色电影导演。

《指环王3》和《水形奇缘》,是在今天之前唯二登顶最佳影片的幻想类电影。

《指环王3》有着前两部的奥斯卡战役铺垫,加上本身丰厚的文学性,顶级的史诗韵味,也就是这部电影给出了奥斯卡无法拒绝的一切条件。

而《水形奇缘》是另一个值得研究的案例,某种意义上,它代表了奥斯卡「保守」取向开始发生转变。

正好也是五年前的第90届奥斯卡,九个最佳影片提名中,《三块广告牌》《华盛顿邮报》《敦刻尔克》,甚至是《至暗时刻》,都是非常典型的奥斯卡口味电影。它们旨在呼吁一种「MAGA」价值观。虽然其中有两部跟美国没什么关系,代表着英国来教美国怎么做人了。

如果说《瞬息全宇宙》还有什么让奥斯卡厌恶的元素,那就是它杂糅了丰富的喜剧类型片特征,并不是学院会喜欢的那种优雅的喜剧。喜剧电影在奥斯卡的待遇更是糟糕透顶,不仅难以拿下大奖,喜剧演员如果想要努力冲奥,可能反而离金酸梅更近一点。

它的奥斯卡登顶,代表了一扇新的大门开启,学院开始消除对于类型片和想象力的偏见——在这个基础上,建立起属于「后大流行时代」的新秩序——多元文化如何更加融合,以及模糊规则的边界。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tailetv.com/index.php/art/detail/id/491.html
 推荐视频

谈判专家[预告片]

刘青云 吴镇宇 苗侨伟 姜皓文 彭秀慧 周文健 颜卓灵 杨伟伦 郑则仕 韦罗莎 黄德斌 卢惠光 洪天明 朱柏谦

云边有个小卖部[预告片]

彭昱畅 周也 张艺凡 陈妍希 王大陆 赵露思 艾丽娅 陈贤恩

星球大战3:绝地归来[电影解说]

马克·哈米尔 哈里森·福特 凯丽·费雪 比利·迪·威廉姆斯 安东尼·丹尼尔斯 彼德·梅犹 塞巴斯蒂安·肖 伊恩·麦克迪阿梅德 弗兰克·奥兹 詹姆斯·厄尔·琼斯 大卫·鲍罗斯 亚历克·吉尼斯 肯尼·贝克 Michael Pennington 肯尼斯·考利 米迦勒·卡特 丹尼斯·劳森 蒂姆·罗斯 德尔莫特·克劳利 卡罗琳·布莱奇斯顿 沃维克·戴维斯 杰米·布洛奇 克莱尔·达文波特 杰克·普韦思 尼古拉斯·里德 汤姆·曼尼恩 迈克尔·亨博瑞·巴尔兰 莎拉·本内特 黛比·李·卡林顿 萨迪·科尔 托尼·考克斯 Lu

 用户评论
 正在加载